AI创业,陷入“追逐最快ARR”的集体幻觉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25-11-07 09:52:30 点击数:

当前AI创业领域弥漫着一种对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的盲目崇拜,风险资本对“顶尖5%”成功案例的追逐,迫使创业者追求短期势头而非长期价值,这实际上削弱了企业构建真正护城河的能力,并可能扼杀那些稳健、能创造长期价值的中坚企业。

1. 当资本只追逐“顶尖5%”,被神话绑架的创业生态

  • 大型风投基金追求极端回报,其“除非10天内ARR从0涨到200万美元,否则没兴趣”的心态,成为行业默认的“锤子”,迫使所有创业公司都看起来像需要猛砸的“钉子”。
  • 这种思维主导市场,导致生态系统被“顶尖公司神话”绑架,而现实中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不到5%,那95%稳健、盈利的好公司反而被忽视和挤出舞台。

2. 竞争是傻瓜才玩的游戏,“势头”实为反护城河

  • 盲目追逐“势头”引发了无谓的竞争,例如在法律AI、AI代码生成等赛道,大家一窝蜂涌入,争夺“最快ARR”的头衔。
  • 竞争挤压了本就脆弱的利润空间,例如代码生成领域的公司严重依赖上游模型商并在营销上巨额投入,导致“势头”非但不能构建护城河,反而成为通往悬崖的加速器。

3. AI的增长“幻觉”:涨得快,跌得也快

  • 动量型公司的最大风险是“能在10天内从0涨到200万美元的,也能在10天内跌回零”,OpenSea从月营收1.22亿美元巅峰跌落的案例就是明证。
  • 许多AI公司为了制造增长假象,采用“虚胖式”收入计算方式(如将免费试用收入计入、一次性收入年化),投资者购买的只是一个短期的幻觉。

4. 势头≠创新速度:船与岛屿的比喻

  • a16z合伙人形象地指出:“动量不是护城河,而是船。”势头只能带你抵达能建护城河的岛屿,真正的护城河依然来自转换成本、网络效应等传统要素。
  • 马斯克强调的“创新速度”被误解为市场热度,其本质是推动高质量创新循环的能力,而非靠烧钱堆出的亮眼数据。


首页 AI对话 资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