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设5000亿科技创新再贷款 5000亿元低息再贷款准备就绪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24-04-07 16:52:32 点击数:

4月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以支持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央行表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设立将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央行曾多次对外“剧透”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终于落地。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有助于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


5000亿元低息再贷款准备就绪


央行公告显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额度是5000亿元,利率是1.75%,期限为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央行已于2022年4月和9月分别设立了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上述两个再贷款均面向21家主要银行,利率为1.75%,展期后最长期限3年。


新设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发放对象、利率、期限等与原有的两个专项再贷款一致,但额度上较两个专项再贷款额度总和4000亿元增加了1000亿元。


央行指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对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接续,在总结两项工具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完善,支持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更好满足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领域的融资需求。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这项再贷款利率相较于1年期LPR最新报价3.45%有明显降低,说明了货币政策引导结构优化的导向,表明了对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充分支持,以及加快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政策意图。


“先”将放大杠杆效应


央行公告显示,这项再贷款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央行指出,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参考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备选企业名单和项目清单,按照风险自担的原则,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贷款条件。金融机构向央行申请再贷款,央行对贷款台账进行审核,对于在备选企业名单或项目清单内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结构性工具优点较多,具有定向直达、激励相容等特点,有助于畅通政策传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特定领域支持。


“央行给予金融机构低成本资金,有助于激励金融机构放贷意愿,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周茂华指出,“先贷后借”,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会产生一定杠杆放大效应,撬动商业资金的进入。这也拓展了总量货币政策空间,提升了政策实施质效。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亦表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按照“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是将市场化原则与政策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服务科技创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积极性。


对于本次再贷款发放对象未纳入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及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应对再贷款政策进行优化,将优质的中小银行作为发放对象,以更好地支持中小银行发挥体制机制灵活等特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保持更加稳健发展。


结构性工具仍将是货币政策重要部分


近年来,央行为了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设立了一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本次设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亦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今年1月份,央行曾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进而精准发力经济薄弱环节。


事实上,央行在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一季度例会上指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利率、准备金、再贷款等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展望后市,我国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当前国内货币政策空间充足,但政策强调有力、有效,注重风险防范,平衡长短期与内外关系。”周茂华预计,央行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采取总量和结构工具灵活搭配,促进信贷资源均衡投放,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不排除央行后续还会推出其他结构性工具,并将重点根据“五篇大文章”及产业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创新。


Tag: AI创新 AI科技
首页 AI对话 资讯 我的